同行听课应该关注和记录什么?

作者: 时间:2020-09-17 点击数:

同行听课应该关注和记录什么

听课不仅是学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,更是教师专业成长不可或缺的一种常规的、容易操作的教学研究形式。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,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深刻地认识到听课对自己专业成长的重要意义。


因此,他们在上课之余能够经常去听同行的课,甚至寻找机会积极参加学校或教研部门组织的各种活动,去倾听名优教师的课。然而,我们在对教师听课的积极性感到欣慰的同时,却不能不对教师听课中普遍存在的“高耗低效”的现象给予高度的关注。


下面想从听课的操作层面,谈谈作为一名教师,听课时应该掌握哪些技能,才能提高听课的实效性。

一、宏观看整体
、宏观“看”整体



课程改革使“教”和“学”的方式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。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“领导者”,而是课堂教学中与学生平等的一员,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、参与者、指导者;教师不再是学生学习的“讲解员”,而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、合作学习的“引路人”;教师要尽量减少对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占有,把更多的教学时空让给学生……课程改革的这些教学理念都要融入我们的实际听课中去。


要运用这些理念去观察和把握授课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,教学方法是否得当,重点是否突出,难点是否攻破,知识建构是否合理,训练是否有效,活动的效果是否好,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是否高,各环节的时间安排是否科学,教师的数学功底和教学基本功是否深厚和扎实等等。从而从整体上对所听的课给出一个宏观的评价(如优秀、良好、一般、较差;或划分A、B、C、D等第,等)。听课教师只有从整体上观察,从宏观上把握,才能对一节课的优与劣、高效与低效、成功与失败作出科学、准确的评判。





二、微观“品”细节



“细节决定成败”,一节课成功与否,往往与教学过程中教师对细节的关注和处理的灵活程度密切相关。因此,听课还要对授课教师设计的每个教学环节进行认真思考和分析,特别是对一些重要的教学环节,要细致入微地“品味”,认认真真地推敲。


既要深入思考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在数学知识的形成、发展和应用过程中的作用,更要推敲其创新性与合理性问题,如,这些细节对揭示数学本质有什么帮助和作用;这些细节是否能够促进知识的建构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.


这些细节对支持数学活动有什么作用,哪些细节设计的比较恰当、合理;哪些细节的设计需要改进,怎样改进,等等。甚至在关键之处要对教师和学生所说的每一句话、所用的每一个术语、活动中的每一步操作等,都要仔细斟酌、认真推敲。因为教学中的亮点和瑕疵,往往都隐藏在教学过程的细节中,一刹那、一瞬间,稍纵即逝。听课教师只有对授课教师的每个教学细节认真听、全面看、用心想、仔细品,才能捕捉住这些智慧火花,并发现不足和问题。






三、关键“抓”要领



新课程理念下一节课的成功与否,关键是看教师如何通过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去“学”。所以,听课不但要“听”,还要“看”和“记”,更要“思”,做到听、看、记、思的有机结合。这就需要教师要正确掌握听、看、记、思的要领,才能提高听课的实效性。





同行之间听课,怎么“抓”要领?





许多教师反映听同行讲课感觉当时很有收获,下来对细节却回忆不清楚了,在正式场合交流时,发言也不在点上,感觉很挫败。回想自己的工作经历,觉得有一些可以参考的东西。想和大家分享分享。



一、听课记录的基本要点



听课记录包括教学实录和教学点评两个主要方面:

1.教学实录

教学实录是指听课时间、班次、主讲教师、课题、第几课时,以及听课过程和学生反馈等信息进行记录,主要有下面三种形式:一种是简录,简要记录教学步骤、方法、板书等;二种是详录,比较详细地把教学步骤记下来;三种是记实。包括教学环节和教学内容,以及教学时采用的方法(多以记板书为主);各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安排;学生活动情况;教学效果。

2.教学

教学点评是指听课者对本节课教学的优缺点的初步分析与评估,以及提出的建议。包括:教材处理与教学思路、目标;教学重点、难点、关键;课堂结构设计;教学方法的选择;教学手段的运用;教学基本功;教学思想;其他。写教学评点可以采取两种形式:一种是间评,把师生双边活动后所产生的反馈感应,随时记录下来;二种是总评,就是对间评综合分析后所形成的意见或建议记在记录本上。待课后与执教者互相交流,取长补短。

这里值得提出来的是,在做听课记录时许多人偏于记课堂实录,而不做评点。甚至相当一部分人,记录的内容多是教者板书什么就记什么,成了讲授者的“板书”,此外别无它记。显然这种听课记录其价值是不大的。好的听课记录应是实录与评点兼顾,特别是做好课堂评点往往比实录更重要。



二、课堂听课评价



1.记时间分配。在听课过程中,对各部分的教学步骤分别占用多长时间要做好记录。因为通过时间记录可以判定该堂课的时间分配是否合理,是否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,完成教学目标。

2.记语言评价。讲解语言是否规范、条理、生动、形象,有无明显的口误;课堂即时评价是否及时到位,能否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,并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。

3.记师生互动。教师如何参与教学活动,有效解决课堂偶发事件,及时解决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问题,这样能体现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,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,使学生有效参与课堂学习和活动,始终处在积极学习的状态。

4.记组织教学环节。要记好整堂课的各个教学环节。教师如何组织各部分教学、导入新课、复习巩固等,完成新授课如何分组练习,分几个层次让学生逐步掌握技能等。能否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,围绕学生的自主、合作、探究、接受等学习方式来选择、确定教学方式以及教法手段。

5.记教学组织方式。认真记录讲课人如何组织教学、分组轮换的形式,学生练习次数,怎样导入新课、教学内容各部分之间如何承接过渡等。教学方式的选择,必须主题明确,符合教材和学生实际,确保一节课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流畅性。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必须围绕整体教学目标,简单实用。

6.记场地布置。如果认为场地布置科学合理、安全,器材做到一物多用,有效利用现有教学资源,发挥现有场地器材或装备的多种功能与作用,可以把主要安排形式记下来。

另外还要把自己当时尚不能理解、判定的问题先记下来,虚心向他人请教。做到这几个方面,博采众长,做好听课记录,就会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,提高课堂效率。



三、怎样写听课记录



听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取他人精华,缩小与他人的差距,提高自己的教学艺术,从而提高教书育人的质量。那么,如何才能写好听课笔记呢?我认为:

一是听课之前的准备工作。听课之前一定要熟悉对方所讲的内容,先设计自己的教法,听课时带着“蓝图”进教室,才能在“他教”与“我教”之间构建对比的态势,有利于在观摩中找出异同。如果是所听与专题有关的公开课,听课之前有必要了解一下与专题有关的理论,便于在听专题性的研讨课、观摩课时,透过“热闹”看“门道”。

二是记框架结构。任何一位教师,为了把一节课上好,顺利完成教学任务,做到条理清晰,都会安排好课的结构。课的结构是指课的组成部分的顺序和时间的分配。课型的不同,课的结构也不同。例如:在实现教学目标时,是采用何种方式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好奇,激发学生的动机;是如何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思维的兴奋点结合起来,与学生已知的经验结合起来,与学生的兴趣爱好、学生的生活、课外学习结合起来,提出的问题具有思维价值;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学生的价值观,让学生学会学习的;是如何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程的等,把教学过程的导语、提问、过渡、结语记载下来,以便自己从中体会,有所领悟与收获。

三是记板书设计。板书设计是教学设计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,它是根据教学要求,用精要而醒目的文字和图形,提纲挈领的把教学内容概括化、系统化、图表化的一种形式,板书是反映教学水平的镜子,是课堂教学的眼睛,它凝聚授课人的心血,板书设计具有训练学生的随意注意的主动性,它具有开启学生的思路,理清课文结构,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,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,加深直观印象,增强记忆的效果,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,从而学会学习,自觉的去掌握知识。在记板书时,必须要注意板书的先后顺序,便于自己思考,体会使用这种方法的妙处。

做听课记录要注意以下几点:

(1)听记要分清主次。听课应该以听为主,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听和思考上。

(2)记录要有重点。要详略得当,对内容要选择,文字要精炼。一般要记

教学过程、板书设计、教师的重点提问、学生的典型发言、师生的互动情况、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、教学中的失误等。

根据听课的类型,有些记录应该全面一些,有些记录则要突出某一个方面。一般来说,记录要简明扼要。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、有创新、有特色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等可以详细地记录,对一些问题的思考或见解也可详细记录,以免遗忘。

四是要思考。思考什么、怎样思考:①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处理教材,换个角度行不行、好不好;②对教师的成功、不足或错误,要思考原因,并预测对学生所产生的相关性影响;③如果是自己来上这节课,应怎样上,进行换位思考;④如果我是学生,我是否掌握和理解了教学内容;⑤课程建设的新理念、方法、要求如何体现在日常教学中,并内化为教师自觉的教学行为;⑥这节课是否是反映教师实际水平,如果没有听课者,教师是否也会这样上等。

总之,应该根据听课的目的和要求,有所侧重地将听、看、记、思的内容有机灵活地结合起来。如教师讲授和学生发言时,以听为主,兼顾观察;教师板书和学生演练时,以看为主,兼顾其他;学生练习时,以思考为主等。可以从授课内容是不是符合课堂要求,学生目标是否达成,师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、框架结构是否合理,课堂检测效果如何等方面进行评价!

另外说明一点:再好的一堂课也有不足之处,再差的一堂课也有可以从授课内容是不是符合课堂要求,学生目标是否达成,师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、框架结构是否合理,课堂检测效果如何等方面进行评价!另外说明一点再好的一堂课也有不足之处,再差的一堂课也有可取之处可取之处。

来源 :高教东师、教评参鉴 ,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。如有侵权,敬请告知。

Copyright© 2019 宜宾学院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中心